
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相关要求,深化健康学校建设,扎实做好学生入校后的健康管理工作,9月10日晚,校医院联合水声工程学院搭建家校联动学习平台,邀请国家教育部健康学校修订方案特邀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卫生与健康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占新教授,针对新生刚离开家庭、缺乏独立健康管理经验的情况,面向2025级军训200余名新生及线上600余名家长共上一堂大一新生“自我健康管理”专题健康课。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直播+线下授课”双模式,实现家校同步学习——线上吸引600多人次家长参与,线下组织340余名新生现场听课。课程旨在帮助新生提前掌握大学独立生活中的健康管理方法,同时为家长搭建起协同关爱孩子健康的桥梁。教育部全国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专家组专家南希法教授、水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贾刚、校医院党委书记金声出席活动。

讲座中,杨占新教授结合中医背景与自身健康研究经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开分享。他先从生活现象切入,提及现代人疾病增多的问题,随后结合甲骨文汉字演变,解读“疾”与“病”的区别——“疾”侧重外伤,“病”则指向身体内部“气”的失衡。现场,杨教授还邀请学生上台互动,演示中医穴位、经络对情绪、脏器的调节和影响。结合《黄帝内经》等祖国医学瑰宝和中华传统文化,杨占新以生动案例和操作技巧,引导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身心理念,与父母、同学、老师建立起亲善孝敬的社会关系。杨教授用贴近生活的案例与互动,让新生快速理解健康知识,有效帮助新生建立大学独立生活的健康管理意识与能力,


近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氛围轻松、响应热烈,徐时馨同学表示,希望大学四年通过学习点中医知识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还能成为多个中医领域的一技之长。
欧阳晨同学表示,如果能在大学里学会点急诊急救的技能,也许就有机会在关键时刻帮助到自己与身边的人。
此次专题健康课既是深化学生入校后健康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也为后续健康学校建设任务落地、打造健康学校示范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9日至11日,杨占新教授与南希法教授共同走进我校,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交流。在后勤集团,专家向后勤人员分享了“饮食健康管理”“体重与饮食”“大学生身体健康管理”等领域展开分享,并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进行解读。


在校医院,专家团队围绕“校医院如何落实慢病共防共管”、“如何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管理融合”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针对校医院体检服务优化、师生体重管理方案设计等具体工作给出指导。

其后,专家来到哈军工纪念馆在哈军工纪念馆,了解哈军工精神,学习感受领袖嘱托。
作为2023年入选的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我校始终将健康学校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推进,此次专家进校园活动为我校健康学校建设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