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师生员工:
近期,我市气温持续偏高,为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旨在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校医院特温馨提示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主动、多次、适量饮水,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除白开水外,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是防暑佳饮。
2.保持饮食清淡:夏季食欲易受影响,应避免食用过多油炸、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像富含水分的西瓜、黄瓜,以及具有清热功效的苦瓜等,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消暑。冷饮虽能带来瞬间凉爽,但大量食用会刺激肠胃,导致腹痛、腹泻,建议每天食用不超过1 - 2支,且选择在饭后食用。
3.科学安排出行:尽量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携带遮阳伞等;穿着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
4.合理调整作息:每日12点至14点,外界气温极高,此时尽量留在室内,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午休,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下午学习和活动时精力更充沛。
5.室内环境优化:保持室内通风,可利用风扇等设备辅助空气流通。同时,定期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改善空气质量。
6.常备防暑药品:可准备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以便在出现中暑症状时能及时服用缓解。注意:藿香正气水与抗生素类药物不可同时服用,以免引起药物反应。
7.高危人群重点监护:身体虚弱、肥胖、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师生,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建议每日监测体温,若出现持续低热(37.5℃以上)或头晕、恶心等症状,立即就医。
8.控制运动强度:夏季运动要循序渐进,降低运动强度和时长。运动过程中,每15 - 20分钟休息一次,补充水分,避免脱水。运动出汗后,尽快换下湿衣服,防止穿着湿衣在空调房或风口处停留,引发感冒。
9.中暑症状及措施:若出现头晕、恶心、乏力、口渴、多汗等中暑先兆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并及时补充水分;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皮肤干热等重症中暑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采取以下措施:① 将患者平卧,抬高双腿30厘米,增加回心血量;② 用冷水持续喷洒身体或浸泡至27-30℃水中,直至体温降至38.5℃以下;③ 避免口服任何饮品,以防呕吐窒息。
望全校师生安然度夏!如有任何身体不适,可拨打校医院急诊电话:82519120。
校医院
2025年7月2日